【聯合晚報╱記者游智文╱台北報導】
台灣地震多,許多建案銷售時會強調一些耐震設計,譬如「深入地下2、30公尺,基樁打到岩盤」,即是最常聽到的訴求。這有用嗎?
基樁打入岩盤 並非必要
結構技師戴雲發表示,岩盤比泥土穩固,建築物的基樁如果打入岩盤之中,確實會有更好的耐震力。不過,並非每一棟大樓都需要這樣做,得視建築物高度、地區而定。
比如在北市,由於前身是湖泊,多數地區地下是一層厚厚泥土,把基樁往下打,固定在岩盤上,地震來時,建築物跟著岩盤搖動,就會比在泥土上搖動,來得安全許多。
但在桃園可就不一樣。桃園地區地底下全部都是卵礫石,非常堅固,建築物等於整棟都在岩盤上,根本就不需要再打幾根基樁「深入岩盤」。要打當然也可以,但只是多此一舉。
戴雲發表示,北市也並非全市地質都很鬆軟,一些靠近山區,如文山區的區塊,也有不少地質不錯。
至於新北市方面,三重、蘆洲、新莊一帶地質比較差,板橋、中永和沙土層多一些,情況較好;再來是新店、汐止。最好的是林口、三峽,地下也都是卵礫石。
戴雲發表示,打基樁其實只是基地耐震做法之一,事實上,如果樓層在10樓以內,只要做好連續壁即可。另外,高層建築地基設計採筏基板,由許多方盒子構成,也十分穩固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http://ift.tt/jcXqJW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